如何培养研究生
研究生与本科生有较大不同。本科生的任务主要是系统掌握一个一级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生则在本科的基础上进一步专业化,把学习的范围集中到一个二级学科甚至一个三级学科。就中文学科而言,本科生要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知识,这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文献学等。为了深入掌握这些知识,还要选修一部分更专门的课程,比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修辞学、方言学、《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唐诗研究、宋词研究、元曲研究、《红楼梦》研究、《文心雕龙》研究、康德美学等等。本科生也要练习写作,但目标是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及有关体会准确地用汉语表达出来,训练写作能力和语言逻辑能力。
硕士研究生则把方向收紧了。可以专门学习语言学,并且可以集中到古代汉语,甚至集中到古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这些学术方向的某一个方向上去。现代汉语也一样,可以专门研究现代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学、现代汉语方言学等方向。当然也可以专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等方向。
我的硕士生主要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这门二级学科下边又有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藏书史等方向,进一步细化还有断代文献学(如宋代文献学、清代文献学),甚至某些领域(如敦煌文献、小说文献、类书研究、《四库全书》研究等)。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从事专门研究的能力,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掌握从事创新研究的方法,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搜集材料,分析材料,得出创新性结论。对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进行开拓性研究,对已有成果进行补充订正,使人类对某一个领域的认识不断完善、不断深入、不断系统化,从而不断提升认识水平,丰富知识体系,对已有的文明有足够的认识,对未来的文明有新的创造,使人类走向更高的文明。
博士研究生是在硕士研究生基础上的提高,基本套路一致。
既然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具有研究创新能力,那么培养的方法就应当是通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来学会研究。研究生因为开始阶段没有掌握研究的程序,不会选题,不会制定研究方案,不会开展研究工作,不会收集材料、鉴别材料、分析材料、排比材料、得出结论,不会对研究过程进行描述,不会对研究结论进行表达,因此需要“导师”。“导师”,理所当然具有上面所说的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越强,作为导师的能力也就越强。有的人是“名师”,当然有实实在在的根据。
《韩诗外传》记载孔子弟子子贡对导师孔子的评价:“臣(指子贡)誉仲尼,譬犹两手捧土而附泰山,其无益亦明矣。使臣不誉仲尼,譬犹两手杷(pá)泰山,无损亦明矣。”子贡说,我的老师孔子就像泰山,我用两手捧土往上堆,也显不出更高。我用两手往下扒土,也显不出更低。老师的伟大,不是弟子可以抬高的,也不是弟子可以压低的。有的“名师”自己吹自己,还要让学生吹,那是长不了的。
老师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工作。研究生呢?就要跟着导师干。就如打仗,一个士兵要跟着高明的军事指挥员去打仗,才能成为优秀士兵,进而成为优秀指挥员,成长为军事家。研究生,跟着优秀导师从事研究工作,才能成长为优秀研究生,进而成长为优秀学者。仅仅是日复一日听老师讲课,把老师讲的东西背下来,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培养不出创新能力,培养不出创新成果,当然也就不可能成为创新人才。
我的最初的研究工作主要是跟随导师王绍曾先生从事国家项目《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后来参加季羡林先生、刘俊文先生等主持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参加戴逸先生主持的国家清史项目。这有点像参加“三大战役”,可以学到各个环节的要领。我个人开始主持国家项目,是2004年开始的国家清史重大项目《清人著述总目》以及主体工程项目《清史艺文志》,同时进行的有与王学典教授共同承担的山东省重大项目《山东文献集成》,这三个项目完成后,我又主持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大项目《十三经注疏汇校》。《汇校》项目的主体部分《五经正义汇校》已上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与《汇校》同时进行的还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委托重大项目《日本藏中国古籍总目》。这16年间不断从事重大项目,就使得16年间我的研究生无一例外地参加国家或山东省重大科研项目。日复一日坐班,师生共同干,这是看上去枯燥而实际上不可缺少的“锤炼”的环节。之所以说是“锤炼”,在于你不光学习研究的程序和方法,而且要磨炼从事科学研究百折不回的意志和追求科学永无止境的崇高精神。
参加过我的科研项目的学生已有数百人,这当中有我自己的研究生、博士后,也有其他友好老师的弟子,被导师派来参加项目。这对我是巨大的支持,同时参加者也和我的学生一样受到“锤炼”。有相当一批学生在参加项目过程中就有了可喜的学术发现。经过细心指导,写成论文,反复修改,发表在高水平刊物。也有的学生在参加项目之后,走上了学术道路,做出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当然,经过“锤炼”而获得了科学精神的同学,他们也许不再直接从事科研工作,而是从事出版、新闻、图书馆,或者中学教育,甚至当了公务员,即使那样,科学精神仍然会发光发热,成为他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进而成长为出类拔萃人才的法宝。
我们项目组以前叫“编辑部”,后来叫“校经处”。《日本藏中国古籍总目》项目组叫“和斋”。在这里工作过的学生获得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教育部古文献奖学金的已数量可观,这可以看出培养的成绩,但我们并不提倡追求这些“奖项”,而提倡踏踏实实从事基础研究。我们的学科古典文献学,成才周期长,对原始材料的搜集规模大,消化周期长,因此眼前的光鲜还不能反映我们这个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常态。我们更需要打持久战、坐冷板凳的精神。
“编辑部”“校经处”“和斋”的先进事迹和故事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那些优秀研究生的名字和他们的先进事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