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探

首页 >> 学术之星 >> 星探 >> 正文

【星探】薛玉磊-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生

作者:薛玉磊 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 发布时间:2020-09-03

薛玉磊,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2018级博士研究生,师从黄卫平教授、赵佳教授。2009年12月至2014年4月先后担任中国航天九院五三九厂导弹武器电子工程研究室副主任、航天技术应用发展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曾两次参与航天九院创新基金项目,参与国家北斗二代二期星上测控系统的研制,参与航天多个型号任务的研发及管理工作。2012年获第一届上海市嘉定区科技类50大青年领军人才后备,2016年入选济南市5150计划团队人才,于2017年和2019年分别获得中国北斗导航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二等奖。

扎根创业沃土,立志科技报国

薛玉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首先到中国航天九院工作,后来响应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号召,决定选择科技创业的道路。薛玉磊在2014年成立公司,后经产业重组,他作为创始人成立上海卷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薛玉磊提到,“创业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在我们研发产品成功的背后,有着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失败。”经过多年的艰苦打拼,薛玉磊及其团队成功解决了电磁科技领域的多种难题,并研发出多种新型介电材料,解决了生产一致性差与能量损耗大的问题,目前材料已经出口到日本、美国、韩国,出口数量达到每年几百万只,获得了国际赞誉。谈到坚持走科技创业之路的原因时,薛玉磊表示,“一旦产品研发出来,与心中的自豪感以及为国家科技做了一点事情的幸福感相比,所有的困难都变成一种美好的回忆。梦想在继续,我们的努力也还在继续。我们的目标不是做民营企业,而是做一家民族高科技企业。”2020年,由薛玉磊担任负责人的“国家战略急需高性能电磁材料与天线产业化”项目在第六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冠军和最佳商业价值奖。项目主要应对国家领域在电磁领域的系列性难题,服务于新基建项目,团队设计攻关包括电磁材料、特种天线以及抗干扰设备在内的系列性产品,在5G建设、导航定位、特高压应用领域均有应用,对提高性能、降低成本有极大帮助。薛玉磊谈到,“通过实践向社会展示,我们新一代的研究生不光会搞学术研究,还能把学术研究转化为产业化和一种商业模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带动、促进作用。”怀着科技报国的情怀,薛玉磊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落地,促进了国际国防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勇攀高峰,攻破国家“卡脖子”难题

薛玉磊带领团队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相关科技工作者,成功研制出高介电常数、低损微波电磁材料,成功解决了我国缺高性能电磁材料的问题;基于该材料研发的小型天线解决了缺高端天线的问题;基于研发的轻型化、小型化阵列天线解决了中国北斗导航抗干扰小型化天线设计问题,综上攻克了国家战略急需高性能电磁材料与天线产业化难题。研发产品获得多个国家航天立项、多项发明专利以及国防专利,并且在国家军事项目竞标中多次获得第一名。我国的神舟飞船、多型155炮弹、第一批出口欧洲CH-92A无人机、中国最大的无人运输机飞鸿98都采用了团队研发的特种天线设备,为国家“卡脖子”难题的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

薛玉磊提到:“虽然近些年我们的科研成果越来越多,但本源的创新大多数还是掌握在西方国家手里,如果我们国家的每一家公司都拥有很多这种原创技术,我相信那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薛玉磊秉持着建立民族高科技企业的目标,持续创新,用原创技术为祖国的发展助力。

胸怀科技报国的伟大理想,脚踏实地进行科研实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薛玉磊身上显现出山大人顶天立地的家国情怀,正是对山大“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办学宗旨的生动诠释。山东大学积极拓展破除“五唯”,落实“三全育人”,注重研究生道德品质与科研水平的综合培养,培育面向社会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薛玉磊正是这种培养理念下闪烁的夺目光影。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像薛玉磊这样的开拓者走出山大,报效祖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