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探

首页 >> 学术之星 >> 星探 >> 正文

【星探】孙晓东-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博士生

作者:孙晓东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 发布时间:2020-10-09

孙晓东,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袁宪正教授、王曙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在陆地环境中的命运和生态效应。博士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学术论文“Differentially charged nanoplastics demonstrate distinct accumulation in Arabidopsis thaliana”,2019年影响因子31.538。

 

兴趣为帆 志存高远

依然记得四年前自己还是一个怀揣科学梦想的懵懂少年,对于科研有种不可抗拒的憧憬与期待,同时对未知也有些局促与不安。秉持着青春的热血与向往,忝列王曙光教授、袁宪正教授门下,开启了自己的科研之旅。

2016年夏,我正式进入王曙光教授课题组,踏上了研究生阶段,且机缘巧合,遇到了同期入职的袁宪正教授。他们相互沟通后,决定对我进行联合培养、共同指导。两位导师十分尊重我的研究意向,在确定课题任务之前,老师们就再三确认我自己的科研想法。经过反复深入的探讨后,我最终的研究方向确定为植物与纳米塑料的生物效应。由于从小就在山野农田中摸爬滚打,我对植物有种莫名的好感,再看到如今愈发严重的“白色污染”,就更加激起了研究兴趣,急切想去探究塑料背后的秘密。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转瞬即逝,山大优越的科研环境、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严谨向上的学风氛围使我获益匪浅,也更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有的放矢地为之付出,以保证自己不虚度光阴。现如今转入博士研究阶段,经历过磨砺的自己更加懂得科研需要韧性和自信,也懂得了好高骛远是空想,脚踏实地才是梦想。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是一直以来督促我不断奋斗的信条,过去的成绩属于过去,未来还应追求成为更加卓越的自己,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名师在前 言传身教

科研之初,举步维艰,幸运的是,我的两位导师和所在的科研团队始终是我前行道路上的领路人,为我指点迷津。回忆与老师们的第一次见面,场景仍历历在目,四年前的中心校区文史楼,室内幽暗的灯光,面带微笑的导师,无处安放的自己,一切彷佛都未走远。此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与耐心指导成为我科研道路和为人做事的指路明标。

记得研究生生活伊始,拿到陌生的课题,面对崭新的环境,自己经历着大多数科研小白都要经历的入门迷茫阶段,而我的导师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一环,常在学习过程中指出我的不足,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另外,经验丰富的师兄师姐也毫不吝啬将自己所知、所学、所想分享给我,指引我少走弯路而如今实验室师兄身份上的转变,以及随之而来的科研角色的转变也让我明白身为课题组成员的责任以及实验室传承的重要性。进入攻读博士学位阶段,我下定决心再次科研新人的身份心怀敬畏、重装出发,开始新的研究,也迎接更大的挑战。

老师们十分注重培养我们的科研习惯,定期的文献研讨、工作报告让我们拓宽视野,激发我们无尽的动力和潜力;规范的科研培训也让我们快速掌握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夯实我们的科研基础,保证我们在实验中游刃有余。这些看似细碎的内容都是科研人层起高楼的基石,也是我们深入研究领域的利器。

 

 

此外,课题组十分注重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正所谓“独脚难行,孤掌难鸣”。在导师和团队成员的帮助下,我的课题开始慢慢入门,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实验也渐入佳境,这些都离不开课题组成员之间、不同课题组之间的真诚合作与交流互促,以及良好科研氛围的引导。直到现在我们依然与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的数支科研团队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众人拾柴火焰高,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定能碰出思想的火花。

 

潜心问学 初见锋芒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做科研是一个独立探索与学习思考的过程循环,是不断踩坑又转而填坑的提升,是反复试错和持续修正的摸索。作为环境人,生物、化学等学科相关知识都要相互融通,然而各学科晦涩难懂的文献、精细繁多的实验操作都极具差异性,让我在科研路上吃了不少苦头,特别是遇到很多困难和实验问题,多而不精也常受人诟病,因此潜心问学是科研之路的基础必修课。

生物的很多问题确实有趣,绚丽多姿的微观世界,都是我不曾领略过的生命奥义。但由于植物生长周期长,也注定科研周期长,对科研工作者的回馈慢。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硕果累累,不由得陷入对未来的焦虑和迷茫。所幸的是,导师们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对未来和科研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再加上精心设计的实验过程相对还算顺利,也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随着疑惑的逐渐明晰,我在迷茫中找回了自我,并以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最后的论文写作中。写作之初,我的英语水平还不足以顺利地完成一篇英文文章,因此第一次试水便陷入“依葫画瓢”的窠臼。最后,导师不厌其烦地指导、批改,文章经过了数次修改后,我便开始了投稿,紧张而又期待的心情难以言表,却不知接下来将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经历过送审的喜悦,也经历过数次修改的折磨,再到最终接收的激动,历时1年5个月。这场拉锯战中,专业审稿人提出的种种尖锐问题让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也让我深知决定一个人科研产出上限的,是对本领域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自律自控 享受生活

做科研其实是一个相对具有挑战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过水到渠成的顺利,也经历过在突破瓶颈时的低谷。学术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在学术之外,有一点自由的空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即使在忙碌中,我也不会忘了给自己一点时间,制造一些仪式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可以是跟三五好友相聚后的畅所欲言,也可以是沉浸在跑步中的酣畅淋漓。此外,还需记得与家人时常联系,父母亲人永远是每个人的坚实后盾,更是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学海无涯,科研之路漫漫,若想保持良好的状态要以健康的身体和强大的内心作支撑,因而锻炼身体势在必行。同时科研之路必然不是一帆风顺,一定要拥有自己的爱好来支撑自己,自律自控,放松心态,享受生活。

 

做科研就是需要在正确的时间,选择正确的方向,去到正确的地方,找到正确的领路人,而我是幸运的。回顾这四年,科研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强烈的热爱是源动力,而我需要保持最初的那份热爱与憧憬。以兴趣为帆,脚踏实地,把握好自己的工作节奏,充分的准备是实验顺利的前提,前期的文献储备、方法准备可以避免多走弯路,让自己充满信心,也必有所得,这或许就是做科研最好的“捷径”。

 

 

导师寄语:

科研路漫漫,上下求索,朝夕不倦。

                                ——王曙光

行百里者半九十。流光容易把人抛,切莫自己画地为牢。在未来科研之路上,劝君磨练你的才干,保持你的天真,愿君面壁十年图破壁,他日突破藩篱,破壁腾飞。

                                 ——袁宪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