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奖

首页 >> 学子风采 >> 校长奖 >> 正文

山东大学2016年度校长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录——博士篇

作者:ygb 浏览: 发布时间:2017-01-16

 
 

1220日,2016年度研究生校长奖学金获奖名单正式公布,经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推荐,学校研究生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评审及公示,共有20名博士生获此殊荣。文中排名不分先后。  

儒学高等研究院---张云

 

引子   科研,或许就是一件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却又自得其乐的事。      

张云,儒学高等研究院2013级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郑杰文教授,研究方向为目录学与学术史。目前在《文史》、《文献》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6CSSCI4篇山大权威,点校整理《明史艺文志》、《文字学讲义》等作品5部。参与“子海整理与研究”、“全球汉籍合璧”项目,为《子海珍本编·大陆卷》第一辑、《子海珍本编·海外卷(日本)》执行编纂,《沈家本辑〈刑案汇览三编〉》执行主编。参与《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项目,承担其中多部古籍的整理。世上本无捷径,成功从来不是偶然。张云用勤奋、专注与细心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他在阅读、整理古书的过程中,处处留意,保持敏感,愿意下功夫,做一些在外人看来相当枯燥的活,而他却自得其乐。

交谈过程中,张云提到最多的是老师,谈到最多的是老师的教诲,言谈间处处可见张云的尊师重道。“能取得一点成绩,老师的影响与提携比较大。硕导刘心明老师,生活上时时鼓励,学习上处处点播。我博士考了两年,在第二个年头,正是现在的导师郑杰文先生不弃,才有机会在学校继续读书。而我能够有机会参与学术活动,还和王承略老师有很大关系。王老师不怕我年幼无知,在硕士时即让我进行古籍整理的训练,也是这个机缘,为我后来的研究方向铺下了道路。当然,院里其他老师都曾给过很多无私的帮助。我觉得自己能和这些学者有交集,很荣幸”。    

对于获得校长奖学金,张云说:“校长奖学金是我在山大读书至高无上的荣誉,是博士期间的最高奖励,也会激励我在未来的路上继续努力。”    


   文学院---马晓玖  

引子 无论是读博还是进入山大,马晓玖都认为是命中注定。自己的人生一直走的是3+X模式。“3”即亲情、友情、爱情,而“X”就是不确定性。      

马晓玖,文学院2013级文艺学专业文学与艺术传播方向博士生,师从谭好哲教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CSSCI论文六篇,普刊一篇。曾获得山东大学“五四”青年科学奖、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臧克家奖学金、20152016年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    

马晓玖出生在一个庞大又充满爱的回族家庭中,因为是家族女孩子中的第九个孩子,属“晓”字辈,所以叫“马晓玖”,马晓玖认为自己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出生在这个大家族中,她所拥有的一切都源自这个家庭的基因与福修,也正是这种温暖的环境,塑造了她明朗的性格,所以从小到大她的身边都不乏志同道合的朋友,走在哪里都充满欢声笑语。但是这样的马晓玖却希望找到一个和自己在家庭、性格、领域…都完全不同的“soulmate",庆幸的是,这个“互补型男神”现在就在她的身边,在他的眼中,马晓玖“知性、善良、睿智”。    

马晓玖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在她发表的论文中,有两篇关于自己的家乡,四篇关于自己的民族。“新疆和回族都是非主流关注领域,敏感性和文化滞后使它们始终处于一种含苞待放的状态,作为一个新疆人、回族人,我想为自己家乡和民族的文化推动尽绵薄之力。”马晓玖最崇拜的人是自己的父亲和博导谭好哲教授,“他们无论从学识还是修养上都十分令人钦佩。”马晓玖坦言,科研是一条很辛苦的路,如果没有他们的指引,自己很难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父亲和导师教导自己读书,也教会自己做人,他们既是自己学术道路上的领路人,也是自己人生的灯塔。    

除了学术和科研,马晓玖最大的爱好是旅游和购物。马晓玖认为,作为一个文艺学专业的学生,旅游可以让自己探索和发现未知的世界,而购物可以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马晓玖很感激命运让她和山大相遇,在这里她遇到了好导师、好同学、好室友,但谈到未来,她说:“这就是我人生的那个X,随时都会变化,但我只允许它是一个良性的变数。”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聂辰桅      

 

引子 关于未来,他说安心做学术,应该和现在没什么不同,读到博士,科研就已经变成生活了吧。    

聂辰桅,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14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任会明,研究方向为心灵哲学、科学哲学。2015-2016年赴牛津大学参与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以及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雷丁大学三校联合项目。在此期间参与多项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及国际学术论文3篇。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都曾获得国家奖学金。目前的在研项目是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的“Global-Local Processing of Hierarchical Chinese Characters”。

 

说起科研,他说自己走了很多弯路,其实很多本都可以避免,挫折和瓶颈是科研中的常态,正常面对就好。他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个经验,在外国哲学这块,如果还不具备足够的科研判断力,那么应该尽量避免看中文论文,特别是综述性、点评式以及所谓宏大叙述的论文,这样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提起导师任会明教授,他言语中充满敬仰与感激,他说任会明教授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可以在国际顶级哲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者,导师对学术极为严格,他也正努力向导师学习。谈到生活中的问题,聂辰栀说自己刚追完“西部世界”,里面讨论的意识问题在心灵哲学中本是一个艰深的问题,看导演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是很有意思的。    

问起他自身的特点,他幽默地表示自己没有啥特点,只是觉得最近雾霾大没运动,有点发胖,但还算不上特胖。他认为校长奖学金是对过去两年努力的一种肯定。关于未来,他说安心做学术,应该和现在没什么不同,读到博士,科研就已经变成了生活了吧。    

 


法学院---瞿灵敏

   

关键词:平常心、批判精神、方法自觉  

瞿灵敏,山东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2015级博士研究生,师从郭明瑞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法基础理论、民法方法论、案例指导制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十余篇。攻读博士学位第一学年发表论文8篇,其中CSSCI来源刊物6篇,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瞿灵敏认为学术方面法无定法,但读书多年,他也有一些切身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一是时间安排宜早不宜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他建议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最好在第一学年就完成2-3篇论文的写作,并确保这些论文处于投稿状态。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二学年则在开题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完成1篇有CSSCI水平的论文;二是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平时有意识的朝这个方向搜集和阅读文献,为选毕业论文题目打好基础;三是有方法自觉。学海无涯,要掌握所有的理论、通晓所有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掌握一两种方法或范式,以驾驭手中的知识。科研的路,注定痛苦与欣喜相伴。科研顺风顺水时,会觉得人生惬意,遭遇瓶颈时,则面临诸多痛苦烦恼。瞿灵敏建议大家在遭遇瓶颈时,不要急躁,静下心来整理思路,或者暂时放下研究,出去散散心或外出寻访朋友。之后或许就会有所突破。瞿灵敏相信,学生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导师的影子。他的恩师是国内著名民法学家,北大黄埔一期毕业生郭明瑞先生。郭老师身上除了学不完的知识,还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些都对瞿灵敏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学术态度上,郭老师极为严厉;但在学术观点上,又很宽容。他从不要求学生的观点与他保持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瞿灵敏认为自己是个“懒人”,不喜欢运动,但却是个十足的吃货,他喜欢吃各种美食,也喜欢做各种美食,还在新东方学过一个半月厨师,对川菜颇有心得。瞿灵敏觉得能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一年获得校长奖学金的荣誉,既是对他过去的认可,也是对他未来的勉励,他将以此鞭策自己。瞿灵敏选择留在山大攻读博士学位,是因为在他心里山东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他的精神家园。    



 

管理学院---陈梦媛

   

关键词:认真、幽默、善良  

陈梦媛,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2012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师从徐向艺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目前在SSCICSSCI来源刊物上发表6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3篇。曾在香港浸会大学担任研究助理,赴牛津大学、厦门大学等学校交流学习,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进行口头汇报。      

说起科研,陈梦媛有着自己的见解。除了自主学习,她觉得“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可以获益颇多。例如,认真对待课程的论文作业,从选题到格式都严格按照发表的要求来完成,有助于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大量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丰富学术储备,提升写作水平。又如,阅读英文文献,可以同时提升自己的阅读、口语和写作水平,实现“learn in English”,从而无需通过专门“learn English”来提升英语水平。此外,树立严谨的学术态度、勤于思考、学会交流与合作等都对科研之路有帮助。    

而在科研中遇到瓶颈时,她一般会采用独立思考或者与他人交流的方式来解决。如果某个问题非常棘手,她会暂时将主要注意力转移到其它课题上,之后再回过头去思考难题。这样可能更容易产生灵感。陈梦媛多次提到,导师徐向艺给予了她许多帮助,是她研究生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引路人。徐老师经常开读书会,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使她在短时间内丰富了知识、拓展了视角。徐老师还在管理实践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经常借助自身经历讲解管理知识,让她能够更好地理解企业管理这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科研中严肃认真的陈梦媛,生活上则开朗幽默,爱好颇多。听歌、拉小提琴、种植花草、看英剧美剧、英语配音都是她闲暇时的小爱好。她觉得个人爱好与科研并不冲突,许多爱好还可以为科研带来帮助。听歌、拉小提琴能缓解科研压力,让大脑得到休息和调整;而看英剧美剧和英语配音有助于提高英语水平,为外文文献的阅读、写作以及英语演讲奠定良好的基础。    

   山大对陈梦媛来说已经是一个类似于故乡的概念,陪伴她从本科生成长为博士生。在学习上收获,在道德修养上完善,聆听良师的教诲,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都是山大带给她的终生财富。陈梦媛说,她的科研之路才刚刚启程,还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得以前进。希望自己未来能坚定方向、更加努力,继续提升知识储备,拓宽学术视野,打好科研基础,找准研究方向,在科研之路上扎实前进。    



 

经济学院---于明远

       

关键词:自律、执着、细心  

于明远,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专业2014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师从范爱军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学与产业经济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有6篇论文被CSSCI来源刊物收录。    

凭着对科研浓厚的兴趣,以及勤于思考经济学的现实和理论问题,于明远才取得了如今的科研成果。当研究中出现瓶颈,感到前面没有路时,于明远觉得除了要自己多思考外,还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并与他人交流来予以解决。对他来说,做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有专注和执着的品质;此外还需要不断总结和提炼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然后就是多向导师请教,多与老师和学者交流,多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座。做好这些事情,才能不断地开阔自己的思路和视野。    

于明远认为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学术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导师范爱军教授的指导。范爱军教授是国内国际贸易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学者,范老师学识渊博,对学生的学术研究非常关心,而且在学术要求上非常严格。每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情况时,于明远都有些紧张。不过他笑称这也是鞭策自己做好研究的一个动力。    

科研中的于明远很严谨,而生活中的他则兴趣广泛。于明远喜欢体育运动,特别是羽毛球和游泳。这些爱好带给他许多生活乐趣,与科研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谈到以后的目标,于明远表示希望继续做研究,毕业后想在大学里做一名教师。这次获得校长奖学金,于明远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他说,在山大遇见了关心和指导自己的老师们,要感恩;在山大遇见了我心爱的女朋友,需珍惜。    



 

物理学院---孙启龙

关键词:平和、执着、风趣    

孙启龙,物理学院2014级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戴英教授。研究方向是低维纳米功能材料的理论设计与表征。涉及新型横向异质结材料体系的新奇物理特性;锂、钠离子电池的应用;自旋电子器件的基本探索等。相关工作已发表多篇SCI期刊论文。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荣获2015年度、2016年度国家奖学金等众多荣誉。    

孙启龙坚信,必须要对自己研究的领域有真切的兴趣和激情才能做好科研。他选择物理研究,源于小时候对科学的向往,立志要做科学家。物理学充满许多未知的精彩,在探寻的路上,他坚持积极的态度和勤奋的工作——在实验室里坐的住,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钻研、实验。面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孙启龙会同老师同学们交流请教,新的idea经常在交流中产生。孙启龙出身物理专业,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接触到的第一个工作就涉及很多化学知识,跨学科知识储备的不足让他的实验进展十分不顺,他便每天去化学院蹭课给自己充电。其间,他与一位化学院的外教通过邮件进行了深入交流,许多科研中的问题在交流中获得了解答。同时,培养独立科研能力也是必要的,只有靠自己才靠得住    

孙启龙很感谢导师能充分了解每个人的特长安排相应的工作。他眼中的戴老师立德树人,守正出新,是 “一位极具魅力的伟大女性。戴老师每天都比学生早到办公室,她会通过每周一次的定期组会发掘学生兴趣;对待学生们的科研工作戴老师更是一丝不苟。导师的体贴、勤奋与严谨也深深地影响着他,激励他更加勤勉好学。    

生活中的孙启龙,褪去面对科研的认真严谨,追求休闲舒适的生活。他爱看科幻电影,喜欢阿甘正传中的那句经典台词:“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平时他偶尔和同学打打球放松自己。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际云卷云舒,他用这句话形容生活中的自己。    

目前,孙启龙正在申请美国的学校,准备出国深造,研修方向基本是计算物理。他希望能学习国外在领域内取得尖端成果的学者们独到的研究方法,拓展科研技能和经历,以后拥有自己的科研课题组。获得校长奖学金这一殊荣对他来说是对自己科研工作的肯定,更是以后求学路上一个新的起点。2011年初识山大,如今即将离开,他说他会永远记得山大的这份厚重、静谧、刚毅,很感谢山大给了他一段平静而充实的生活。    



 

化学与化工学院---张冠云

关键词:乐观、付出、信念    

张冠云,化学与化工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师从王一峰教授。专业为物理化学,研究方向为:1.水相中钛氧簇合物的分离与性质研究;2.钛氧簇合物的光催化性能研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共发表论文六篇,其中第一作者三篇。曾获2016年度唐敖庆化学奖学金以及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称号等荣誉。    

许多人调侃,女博士是第三种人,敬其所承赞其所就。对于张冠云来说,走上读博的科研之路,是沉睡的梦想种子在适宜的环境里苏醒发芽——她儿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想法曾经渐渐飘远。但是大学选择化学专业后,这个梦想又破土而出,加上家人和男朋友的支持,张冠云顺其自然地走上读博的旅程。科研却像一块黑巧克力,既给你甜蜜,也带着苦涩;既给你快乐也给你疼痛,让人痛并快乐着。曾经连续好几个月,张冠云每次设计的方案都没有按照预期进行,甚至直接以失败告终,没有丝毫进展。将经历过的种种失败和迷惘演算后,张冠云发现,困难的解永远那么简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向身边人请教,最重要的是多和老师讨论实验情况;时间上合理规划,提高效率    

她很感激导师引她入门并授之以渔,我是王老师带的第一届研究生,他几乎是手把手地教我怎么做实验,怎么分析处理数据,怎么设计实验,怎么写文章,在我科研路上起到了最重要的帮助。而师门的兄弟姐妹在实验室里互帮互助,室友们在宿舍也互相排解压力和相互鼓励,这些都是张冠云所感念的,她说,良师益友,是山大带给她的另一种财富    

在男朋友眼中,张冠云是个温柔有上进心的女孩。对待科研执行力强、对自我要求十分严格的张冠云面对生活时却是随性慵懒,看剧、逛街、现场观看乒乓球赛是她科研以外的生活调味剂。未来充满未知与变数,张冠云把校长奖学金作为激励她更加坚定而自信地面对未来挑战的力量,她也正在为成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高校老师默默积蓄力量,我只想现在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好,为未来的自己增加自信的砝码。



 

数学学院---黄炳荣

       

关键词:乐观、勇敢、毅力    

黄炳荣,数学学院2012级硕博连读,师从刘建亚教授。研究方向为基础数学解析数论,研究课题为小区间上的素变量指数和估计自守形式和L-函数的解析理论。攻读硕博学位期间,曾获得2013年度潘承洞奖学金,2014年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2016年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等诸多荣誉。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黄炳荣认为只有自信才不会畏首畏尾,才有可能做出好的成果。科研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沮丧、失落也是常有的事,时刻保持问题意识,乐观积极的去面对才可能成功,好的数学家心中一定要有一些好的大问题,值得一直坚持思考着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黄炳荣看来,勇于探索、坚持和毅力是科研人的必备精神素质,无论哪一行,想要做出好的成绩都需要努力和坚持。

谈及科研路上的经验和方法,他总结为两点,两条腿走路多交流 所谓两条腿走路,就是一方面要努力学好基础知识、不断地拓展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早一些着手从事科研、读一些研究方面的好文章。多交流则是促进科研灵感甚至是成果获得的重要途径,比如我最近和Dorian Goldfeld教授合作的文章就是我和他聊天的时候想到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想法也是在我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Peter Sarnak教授时他推荐的文章里悟到的。所以,想更好地做研究,应该积极主动的和别人交流。

导师刘建亚教授也一直鼓励、支持着他。谈及导师,黄炳荣言辞中满是钦佩之情。他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人,他喜欢文学,书法也很好。在数学方面,他紧跟国际潮流,勇于探索新的领域。

黄炳荣的课余生活是丰富的,他曾在山大爱心协会从事志愿服务工作,还机缘巧合地接触到山大数学系退休教授燕老师的梅花拳,从此深深的喜欢上它。梅花桩拳法给他带来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他说这是他到山大学习数学的意外收获,练梅花拳的目的不仅是强身健体,更在于增强灵性、开发智慧。所以我一直很享受梅拳的锻炼。

展望未来,黄炳荣说他为数学而生,希望在高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坚定地在基础数学的道路上探索深耕。校奖为阶,他将向更好的自己迈进,我毕业以后依旧要不忘初心,继续奋斗,用一生去做好一个优秀的山大人。



 

生命科学学院---张秀君

       

关键词:乐观,自信,睿智    

张秀君,生命科学学院2015级微生物学博士研究生,师从曲音波教授和秦玉琪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丝状真菌的无性发育及所产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主要对纤维素酶调控蛋白组蛋白甲基转移酶LaeA、异染色质蛋白HepA及葡萄糖阻遏因子RcoA进行功能研究,以期通过对于纤维素酶调控网络的构建,理性的改造草酸青霉纤维素酶调控途径,从而获取高效低廉的纤维素酶生产菌株,并用于工业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期刊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发表论文各一篇。    

做科研,不仅需要坐得住冷板凳,还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张秀君的方法就是合理安排时间,她认为要分配好文献阅读与实验的时间。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文献阅读。通过文献阅读,看到别人的实验思路和所做内容在国际上的前沿进展,进而寻找到科研的创新点。其次,做好实验过程中的时间安排。前一天晚上要做好第二天的实验时间安排,提高实验效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张秀君对自己科研之路的描述。2013年,张秀君遇到了她的科研瓶颈:这一年,她进入到现在的课题组,老师让她做草酸青霉的转化,这是一项在她们实验室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但是张秀君做了两个月仍然没有转化子。她一度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比别人笨,直到当她看到正确转化子的那一刻,她懂得了没有哪个人天生就比别人差,坚持下去,才会看到那个优秀的自己。    

在科研道路上跋涉的旅程中,张秀君说她最感谢的就是自己的导师曲音波教授和秦玉琪副教授。导师对自己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科研上认真严谨的引导与督促,才使得她能有今日的学术成果。左手科研,右手爱情,张秀君的生活穿越荆棘也花香弥漫。男友生活上的照顾和科研上的帮助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张秀君现有成绩的取得。对于未来,张秀君说首先会继续在山大对丝状真菌的纤维素酶调控网络进行研究。毕业后如有机会,会出国深造,实现自己的梦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赵海森

       

关键词:选题  坚持  交流    

赵海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师从陈宝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增材制造。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国际顶级会议ACM SIGGRAPH 2016和顶级期刊ACM Transaction on Graphics上发表论文各1篇,国内核心期刊(软件学报)论文1篇,Pacific Vis 2015会议论文1篇。荣获“2015年度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2016年度优秀博士开题报告”等荣誉。    

作为一名三年级的博士研究生,赵海森在科研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对于科研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选题,一个成功的选题对能够取得突破,取得成果至关重要。“选题成功了,课题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多半”。选题的标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衡量: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趣味性。最好的课题,应当是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但这样的选题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此外,他认为“坚持”是他科研之路的坚定信条。经过慎重的选择和讨论,选题确定之后,就应该坚持做下去。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坚持”,如果课题经过多番论证仍然无法进行下去,那就应该立即终止。    

在科研过程中,他认为“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多多与专家交流,与实验室的同学们交流,甚至与不同领域的人交流,往往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在赵海森看来,他的科研之路是“幸运”的。他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图形学及增材制造。“增材制造”基本的技术类型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近年来才在工业界和学术界“火”起来。这是他的第一个“幸运”,幸运地选择了从计算机图形学的角度对增材制造开展研究。另外一个“幸运”就是,实验室的环境气氛非常活跃,身处其中时刻能够感受到朝气与活力,这对他的帮助非常大。作为第一批加入实验室的同学,他同时也参与并见证了实验室日新月异的发展。实验室的幸运很大一部分要来源于陈老师。陈老师具有非常广阔的国际视野,并将他引入到了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奥林匹克竞赛”——ACM SIGGRAPH的世界中。    

在读博的这几年中,他赶过5ACM SIGGRAPHdeadline,也参加了3次的ACM SIGGRAPH会议,从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能够提出核心算法并有自己的核心贡献;从参加ACM SIGGRAPH会议在台下听各种大佬神采飞扬的报告,到自己也能在大会上做一次不错的报告,赵海森坚持在科研的路上行进着。科研之路往往没有一帆风顺的,遇到瓶颈的时候,赵海森总是这样鼓励自己 “If it can not kill you, it must make you strong”。科研之余,赵海森喜欢通过看电影和小说来放松自己。除了实验室工作,他还担任了计算机学院2014级博士班的党支书,博一的时候还担任过一年的班长。赵海森大概就是大家眼中的人生赢家,他不仅学术做的好,对家人也是关怀备至。他的妻子也是山大的学生,目前在医学院心血管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如果不是特别忙,他会每天回家陪伴家人。2016已经成为过去式,荣誉不会阻碍赵海森前进的步伐。2017年对他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他所热爱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成立十周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届时将会举办纪念活动,赵海森表示很期待与各位数媒的同学们一同“回家”叙旧。学无止境,气有浩然。赵海森已在山大度过第九个年头。荣誉与责任同在,作为一名山大人,赵海森将带着使命与责任继续在科研之路上探索和前进!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鞠培军

       

关键词:讷于言而不敏于行    

鞠培军,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级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张焕水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系统控制与估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际期刊论文5篇。    

少一点浮躁,多一些坚持。作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校长奖学金得主,鞠培军在科研上有自己的信仰。但谦虚的他认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都源于导师的督促和谆谆教诲。他坦言:“我所做的是导师找好的课题,虽有部分结果,但还不彻底。因问题较难,仅仅看明白问题,大体理解那篇论文的意思,就用了两三个月,也是在导师督促和指点下,我才坚持下来的。”导师的恳切督促,使他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坚持。科学上没有平坦路,只有坚持才可能成功。科学的路途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也有可能荆棘满布。出现瓶颈时,鞠培军会将手头上的任务先放一放,做点有相关性的其他东西,但在他的头脑中并没有放弃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搜集查阅论文时,都向这个问题靠拢,看新方法能否用上或有所借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导师对鞠培军的科研之路有着重大的影响。人无完人,虽然在科研上有所成就,但鞠培军称自己在科研中有畏难倾向。这和他生活中的性格不无关系,生活中的他对吃穿玩乐要求都不高。但科研与生活不同,导师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深刻地影响了他。做科研必需的一条——坚持;做科研要有品味——要解决难题,不要随大流,不要畏难,敢于啃骨头。只有解决了难题,特别是别人没做出的,才能体验到做科研的真正乐趣,这也正是一个人做科研的最大动力。    

学霸的生活不只是科研,科研之余,他喜欢通过骑行来放松身心,尽情享受在路上的感觉。看论文头疼时,有时也看点喜剧。这些放松是有益的,他认为只要头脑中存着问题,潜意识会一直工作,在做其他活动时,也会有所启发获得灵感。荣誉与成就的取得,与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息息相关。鞠培军有一个可爱的女儿,由于在外读博,陪伴妻子和女儿的时间有限,但距离不会减弱他对家人的感情,家人永远是他心中最深的牵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为一名山大人,鞠培军感激学校对他的栽培和厚爱。相信讷于言但不敏于行的他会带着山大人的骄傲和自豪,在科研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进!    


   机械工程学院---刘鹏博

     

关键词:稳步前进,勇攀科研高峰    

刘鹏博,机械工程学院2012级硕博连读博士生,师从闫鹏教授,研究方向为高速大行程微纳操控系统的建模分析与控制。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篇,申请并授权国家专利3项,曾获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IEEE 3M-NANO 2016最佳学生论文提名奖等荣誉。由刘鹏博设计研发的微纳操控系统样机的部分性能指标,已达到并部分超过国际市场上成熟产品。    

尽管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谦逊的刘鹏博表示自己的科研之路仅仅是“刚开了头,找对了路子”。曾经的他也在研究方向转变的时期遭遇瓶颈,通过不断地阅读文献,积极地与同行交流,加上及时主动地与导师沟通,翻越了瓶颈的他见识到了更广阔的风景。提起导师闫鹏教授,刘鹏博的话语里满是感激:导师重视思路和契约精神的作风与开阔的视野给了他极大地帮助,而导师在深夜里同自己一起逐条修改论文的身影也将成为他求学生涯中最难忘的回忆之一。    

刘鹏博的女友给了自己男友稳重、踏实和勤奋的评价。除了自嘲是个胖子因而“稳重”,刘鹏博肯定了这样的品质对他进行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实验室的伙伴也送给他一提到科研就会较真、钻牛角尖的评价。刘鹏博认为生活中的自己还是很随和的,平时喜欢爬爬山,享受山林当中静谧的感觉。校区附近的千佛山、大佛头、英雄山,远一点的小华山以及南部山区部分山峰的山顶风光,他都曾一一领略。这也是他在繁重的科研任务中实现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高中时,刘鹏博曾作为代表接受山大邀请来到山大校园参观访学。研究生推免时,机缘巧合之下,他回到了这个自己曾经参观过的校园。刘鹏博认为山大是自己的福地,在这里他遇到了鼓励他继续在学术高峰上攀登、求索的导师,也遇到了在生活上关心、支持他的女友。对于未来,刘鹏博并没有太多想法,只是希望能够进入高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在自己喜欢的领域继续自己的科研之路。



 

能源动力与工程学院---李孟涵

   

关键词:潜心钻研,打造实用成果    

李孟涵,能源动力与工程学院2012级直博生,师从李国祥教授,发表学术论文8篇,包括4SCI论文。曾获2015年度小松中日奖学金、2016年度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学金、2016年度山东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奖学金等荣誉。目前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交流学习。    

李孟涵的研究方向为高压天然气直喷技术,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技术。李孟涵及其团队针对此技术的喷射策略和燃烧系统进行的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发动机排放,实现经济和环境上的双重效益。李孟涵把自律和思考视作进行科研的两项基本素质,其后,就需要自己摸索着前行。“坚持”在这一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研究生课题很多都是需要长时间的钻研和多次尝试的”,“不能遇到困难就想放弃或者去尝试新的方向”,而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我们在自己的方向上坚持下去,总会柳暗花明,有所收获。”凭借着“不偷工减料、严谨求实”的踏实、“不怕困难、不轻易放弃”的坚韧、“勇于提出自己观点”的直率,以及导师李国祥教授提供的指导与平台,李孟涵得以成为了今天的自己。相比于科研中的有板有眼,生活中的李孟涵比较随性,也喜欢在工作之余到处走走,开阔视野。安静、美丽、童话般的卡梅尔小镇就是她特别喜欢的地方之一。当然,作为一名已经在山大生活、学习了八年之久的山大人,山大在她的心中也是一个极其特别与珍视的地方:“山大造就了今天的我”,“我时刻在为自己是一名山大人而骄傲”。未来,李孟涵还将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走下去,她也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做出实用的成果,参与塑造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帅

关键词: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刘帅,山东大学材料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师从边秀房教授。发表SCI论文8篇,第一作者论文影响因子单篇最高25.4IF总和49.6。曾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山东大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山东大学创新创业活动优秀个人等荣誉,主要研究方向为去合金化技术在大规模制备高性能电池电极材料上的应用。他将传统铸造工艺与新能源结合研发的高性能锂/钠电池负极材料已经取得专利授权,对于提高电池电量、降低电池价格乃至普及电动汽车以减少尾气排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成绩的取得绝非运气使然,刘帅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每天学习时间不低于8个小时、不断树立新的目标、主动学习任何人身上的优点。刘帅有一个精彩的比喻:老师和师兄、师姐像一口钟,需要我们主动撞击,才会发出响声。所以要主动地同大家接触,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交流也有助于感情的交流,“我们不能只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应当多多地帮助他人。”导师边秀房教授也是一个勤奋和刻苦的人,每天最早到办公室,没有周末的概念,在做人与科研两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启迪,在导师的帮助下,刘帅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生活,更好地科研。做科研要避免浮躁的心态,特别是在实验当中:每天早上进入实验室之前,都要明确自己今天的任务;预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试错阶段,能够减少在正式试验中犯错误而带来的打击感,帮助建立正式实验时的心理优势。刘帅认为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体现为说和写的能力,因而要抓住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提高自己。    

科研中的刘帅稳重、耐心、坚强,因为实验时不容半点差错,不能急躁,也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和信心。他希望能进入更高的平台深造,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业余时间的刘帅则爱说爱笑,经常打打羽毛球、乒乓球。女友的陪伴和支持也是缓解科研压力的一剂良方,在刘帅眼中,两个人的携手并进或许就是恋爱的最佳状态。    



 

晶体材料研究所---党洋洋

       

关键词:兴趣是科研的不竭动力    

党洋洋,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级博士生,师从夏海兵教授和陶绪堂教授,研究方向为有机-无机复合钙钛矿光电晶体材料,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共发表国际学术论文5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曾获2016年度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2016年度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称号。他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等人工晶体项目。    

每天晚上12点休息,早上8点到实验室,没有周末,三年的博士时光里,党洋洋的每一天几乎都是这样度过。他并没有感觉这样的生活枯燥乏味,因为兴趣是科研最好的动力来源。除此之外,端正的态度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基础,想法和行动的良好结合是科研成功的保障,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模式和讲求效率的方法则会让工作和学习的努力事半功倍。    

晶体的生长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探索。从本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思想中汲取营养,甚至从其他的科研领域借鉴研究方法和思路,都是党洋洋提高自己、丰富自我的好方法。目前,党洋洋和他所在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开展并突破了大尺寸单晶的生长技术,同时开展环境友好、无毒的替代含铅半导体材料的研究,未来在单晶太阳能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除了稳重的性格,执着的科研精神,党洋洋乐观的人生态度也带给他很多的收获:由于导师退休,不想改变研究方向的他放弃了在武大硕博连读的机会来到了山大。他很快适应了山大的生活,也被山大浓厚的学术氛围所吸引,还担任了博士班的党支部书记。科研中实事求是的作风也被他带入到学生工作当中。除了关注时事政治和新闻,党洋洋也会给自己留出放松和陶冶情操的时间。谈及未来,他希望到国外更多地接触这一领域的前沿技术,继续自己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山大晶体所也是他心头的骄傲:华盛顿大学主动联系要与我们进行合作,山大在晶体领域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临床医学院---侯宇

       

侯宇,齐鲁医学部临床医学院2014级内科学直博研究生,师从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血液科彭军教授。研究方向为血小板免疫学,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诊疗策略。研究成果发表于血液学知名期刊Blood杂志,该论文被选为封面文章,并附当期评论,获得2016年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于2015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完成为期一年的博士联合培养,联合培养课题获斯坦福大学Charles B.Carrington Memorial Award    

谈及自己的科研之路,侯宇选择了用阶梯式的攀登进阶之路这句话来概括。她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在科研上取得不俗的成绩,主要是因为有优秀的引路人,而这个人,就是她的导师——彭军教授。彭教授一方面是一位敬业的临床一线医生,另一方面也是一位孜孜以求的科研工作狂。通过以身作则与言传身教,传授学生做人与做事的道理,成为学生成功之路上的引路人。学霸的科研之路也难免坎坷,科研符合预期的情况也总是少数。但每当这种时候,侯宇都会选择保持冷静。面对问题的关键是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当出现问题时,她会选择积极地转换思路,敢于舍弃,不一条路走到黑;如果看到有启发的文献,她也会联系通讯作者并做进一步的咨询。    

科研中的侯宇理性沉稳,生活中的她却多了一份俏皮。在学习之余,侯宇会选择听歌,或是弹弹钢琴、吉他。她认为,音乐是减压放松的不二选择。此外,她也会看个电影,写个影评,时间允许的话就出去旅行、自驾。也许,正是她这种严谨科研、快乐生活的态度,才让她有了今天骄人的成绩。 对侯宇来说,2015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为期一年的博士联合培养经历,对她意义深远。她认为,斯坦福是个学术范很足的私立学校,和美国西海岸大多数崇尚自由不羁公立大学不同,是个非常正统的学院派。她所在的医学院硬件设施和国内相比质的差别不大,但实验室和医院的管理都相当严谨规范,学术讲座从来座无虚席。刻苦的学生与严谨的学习氛围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她,这段经历也培养了她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当谈及母校山大,侯宇认为,山大和斯坦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相似之处。两个学校都是以学术研究见长的综合性大学,而且都很低调。学生的风格也比较相似,学习氛围很浓。但是,山大的历史厚重感则是美国大学无法相比的。虽然斯坦福大学建校也很早,但山大遍布各个校区的传统文化底蕴,可以给每个来山大的人温暖厚重的沉静之感。    



 

临床医学院---王聪

       

王聪,临床医学院肿瘤学2015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师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程玉峰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食管癌的诊疗与预后,在研课题为microRNA在食管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及其作用机制,共发表SCI论文4篇,现正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St Michael’s Hospital参加联合培养。    

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完成的主要任务,而对于王聪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做科研。她的工作时间基本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虽然日复一日地不停做实验是枯燥的,但是用她的话来说,过程越辛苦,收获的喜悦和感动也就越多 

王聪主要研究的是人体内存在的一类小分子物质——miRNAs,筛选哪些miRNAs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通过检测这些miRNAs在血液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来推测一个人会不会是早期食管癌患者,或者推测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对王聪来说,科研起步阶段也并非一帆风顺。入学后参加一些专业的学术讲座和组会,这使她对科研燃起了浓浓地热情,但随后也开始望而却步:因为在繁多的文献面前,感觉自己就像个在大海边捡贝壳的小孩,与浩瀚无边的大海相比,自己是如此地渺小。在迷茫焦躁之时,偶然看到胡适先生的一句话,让她茅塞顿开——“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她认识到,真理是无穷的,科研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有那么多的学科和方向,根本不必追求样样精通。自己才刚刚起步,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只要能掌握好自己研究领域和方向的知识,脚踏实地的努力,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足够了,顾虑太多反而会束缚思想。事实也证明,及时的跳出思想的围城,不迷茫焦躁,而是选择踏踏实实付出,为自己的每一点进步感到高兴,才有了今天王聪傲人的成绩。    

好的导师会让学生受益终生,在成果与荣誉背后,也离不开她的导师程玉峰教授谆谆教导。程老师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同师门的每一位学生:在学生进步时,他会给予正面的引导与鼓励;在学生气馁时,他会给予学生信心并指导他们明确自己的方向。对王聪来说,从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与完善,到科研思维和方法的学习,再到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她的每次进步与成长都与程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分不开。王聪说:没有程老师的指导,就没有我今天所有的成绩。在多伦多大学St Michael’s Hospital参加联合培养的王聪,到加拿大已经将近五个月了。这次出国的经历,对她独立生活的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都是一种历练。国外的实验平台更大,学术交流机会较多,工作压力也更大。但有压力才有动力,她说自己的科研思维得到了更好地提升,收获还是很大的。    

王聪用四句话总结了自己的成功秘诀:每天都能满怀热情、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与人合作。虽然每个人的专业和领域都不尽相同,但她认为这个秘诀是可以互相借鉴的。是的,仰望星空,同时也别忘脚踏实地,只要坚持,相信总有一天可以看见曙光。    



 

基础医学院---李慧

 

李慧,基础医学院2014级生理学博士研究生,师从于晓教授和孙金鹏教授,研究方向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结构与功能,首次解析了抑癌基因PTPN12催化结构域的晶体结构,并且发现CDK2能磷酸化PTPN12并调节其底物特异性,为乳腺癌的精准医疗提供了新的检测和治疗靶点。已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生物学1区期刊Cell Reports上。    

选择科研就是选择了一条更苦更累的道路,但艰辛中自有别样的幸福。李慧总是把自己在科研上取得成就用幸运二字形容,而实际上,被幸运女神眷顾的背后,是认真严谨、永不言弃的学术态度。很多时候做大量的实验也不一定能解析晶体结构,我只做了一次结晶就拿到了可以衍射的立方晶体,虽然是一次成功,但经过了3个多月的时间才长出来晶体。大部分情况下,经过1个月的结晶还没有晶体出现就认为实验已经失败了。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个人不断坚持的潜心研究。    

18岁到28岁,生命中最美好的十年时光在山大医学院度过,这十年对于李慧来说,是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十年,是不断向前、追求卓越的十年。研一的时候,李慧的课题进展缓慢,时常怀疑自己是否选错了道路,是否应该去做临床医生而不是基础医学研究。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那个时候导师经常找我谈心,帮我分析科研问题,鼓励我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要轻易放弃。正是导师的悉心教导与不断鼓励,引领李慧走上了科研的征途并渐入佳境。动力、坚持和专注是导师教给李慧的科研三要素,也将是受益终生的三要素。谈及未来,李慧始终不忘造福人类、为科研进步贡献自己绵薄之力的初心。希望毕业之后能够继续癌症方面尤其是精准肿瘤学的研究,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药学院---李伟      

李伟,药学院2015级硕博连读博士生,师从王磊教授,研究方向为基于荧光生物传感法的生物大分子检测研究。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SCI论文3篇。构建了新的生物大分子荧光检测方法,通过粘性末端介导的识别策略,提高了microRNA检测的特异性。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科研并不是笔直的过程,而是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有失有得,有付出也有收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李伟坦言,在研究开始的时候她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实验中的microRNA 特别容易降解,我们呼出的气体都能把它降解,刚做的时候简直生无可恋,因为还没检测,它就没了,在不断地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各种防护后,才终于使其有效地存活。蛋白和适体结合的时候,没有合适的环境它们并不能结合,天天泡实验室配溶液,配了十几种之后,蛋白与适体才结合成功。李伟说,一天的大多数时间她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做实验,看文献,写文章,除了周日的偶尔解压,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在科研中,对待实验,数据丝毫不轻易放过,实验陷入瓶颈时一遍又一遍反复尝试,攻克难关。而谈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时,李伟笑问,做实验算吗?也许正是她的认真,努力,耐心,专注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对科研工作满载兴趣,才使她取得了现在的研究成果。    

谈及成绩的取得,李伟说导师对她来说非常重要,她的言语之间充满对导师的感激与敬仰。导师的严谨认真对她影响很深,每当想到导师在别人吃饭时还在工作,为了改文章和她一起讨论到11点才回家,她都不禁感慨,导师都这么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干活?同时,导师说过的文献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李伟也影响颇深,导师鼓励他们自己独立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并给予他们不可或缺的指导,正是这种方式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科研中的李伟,自嘲是大家传统印象中严肃认真的女博士。而在生活中,李伟则是喜欢跑跑步,爱看书和综艺的小迷妹,言谈之间尽显可爱本色。她自言,攻读博士压力非常大,但是生活和学习还是要分清楚,科研认真,生活随性。    

在谈到与山大的不得不说的牵绊时,李伟是这样说的,对山大,是特别难以割舍的那种感情,好像所有的青春时光都在山大度过,你想啊,我刚入学的时候是18岁,毕业的时候是27岁,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感觉。寥寥几句,已经把自己最深的感情蕴含其中,最青春的时光都与美好的山大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谈及未来的目标,李伟非常明确地表示将继续自己的科研之路,好好做实验,好好写文章。短短几句,已见其踏实稳重之心。科研之路不可骄躁,成功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