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奖

首页 >> 学子风采 >> 校长奖 >> 正文

王济潍:研究生校长奖、学术之星获得者

编辑:韩笑晨 浏览: 发布时间:2019-05-30

 

       2016级神经外科博士研究生师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李新钢教授。在导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在胶质瘤自噬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自噬权威期刊Autophagy。攻读博士期间,以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赴挪威卑尔根大学交流15个月,在国际外泌体年会等多个国际会议上做成果展示,荣获山东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之星、校长奖学金、山东大学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


科研之路遇恩师

“作为科技工作者,应该勇担国家重任,用全球视野、世界技术,为国家和民族进步竭尽全力。”在2018年度“榜样的力量”优秀学生颁奖典礼上播放的视频信中,李新钢教授对获得“研究生学术之星”的王济潍提出了恳切期望。王济潍说,“老师一直都是我们敬仰和景从的榜样,在这么隆重的典礼上得到老师的肯定对我而言是莫大的荣幸!听到信的时候,开始是惊喜,然后是感动,最后是幸福。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定要脚踏实地继续努力,竭尽所能给老师、团队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导师的循循善诱让王济潍如沐春风,“老师在临床上细致缜密、精益求精,在科研上脚踏实地、求实严谨,生活中和蔼又儒雅,对我们学生而言,这些都是最好的言传身教。”李新钢教授日常工作十分繁忙,即便如此,每周三上午仍坚持到齐鲁医院坐诊,这也是王济潍与导师沟通交流的时间。对于这每周一次的学习交流机会,王济潍格外珍惜,援疑质理,教学相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明白的地方会跟老师讨论,不明白的地方就提问,老师总会耐心解答,师生情谊也在这一问一答中慢慢巩固。”

  科研路上踌躇满志也荆棘丛生。正是在导师的殷切教导与帮助下,王济潍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回想起来,第一篇文章被期刊接收时的场景历历在目,喜悦与振奋之情历久弥新。“记得第一篇文章被接收的时候,一大早听到手机振动,打开看到文章接收的邮件,就感觉之前的付出都特别值得。”学海风波涌起,绝非一帆风顺,王济潍也坦言科研路上没有困难是不可能的。2018年8月,王济潍以第一作者在自噬权威杂志Autophagy(IF=11.815)上发表论文Inhibition of glioma growth by flavokawain B is mediated th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duced autophagy。投稿过程中,这篇文章被退回修改5次,审稿专家和编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修改意见。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在导师和团队的帮助下,王济潍潜下心来,分析问题,转换思路,不断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在第6次修改后,论文终于被接收发表。当然,科研路上并非孤军奋战,“这些成果离不开我们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配合。”

崇实求新扩思路


用全球视野、世界技术武装头脑是导师李新钢教授对王济潍提出的殷切期望。博士期间,王济潍以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赴挪威卑尔根大学学习15个月,“卑尔根大学生物医学系严谨规范的实验室运行模式,浓厚的学术氛围,高频率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刻苦勤奋的师生同门都时刻激励着我前进。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周四下午,系里都会邀请一位学术大牛来讲座,我基本上每次都会去听,对扩展思路、创新发展帮助很大。

 

学术工作巧管理


谈到学术追求时,王济潍提到,“每一个神经外科工作者都有一个攻克脑肿瘤的梦想吧!不过这个梦想目前还太遥远,我的想法还是多看文献多交流,脚踏实地做好课题,力争对脑肿瘤基础、临床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生并非轨道,而是一片原野。回望过去10年在山大的学习生涯,成绩项项斐然,原野处处花开。业有所精,德有所成。在高效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王济潍也积极承担学生工作,担任了临床医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和硕士班班长,获得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成果与荣誉背后是科学细致的时间规划与日复一日的耕耘努力,“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是平衡工作和学习最好的方法。把任务记下来,专注的一件件完成。”这是王济潍颇受其益的时间管理技巧。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是王济潍的人生格言。学生生涯告一段落,但学习的步伐永不停歇。谈到毕业去向,王济潍表示自己会去医院做神经外科医生,“争取做一个临床和科研兼修的神经外科好大夫。”希望他克明俊德,广施仁术,一路长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